隨著天然氣需求的強勁增長,通過長輸管道進行天然氣輸配成為一種主要運輸方式,而管道天然氣由于距離長、系統復雜、管道內天然氣性質特殊等原因,通過管道進行天然氣輸配過程中存在著非常多的不安全因素,直接影響到天然氣輸配管網的運行安全可靠性。
尤為重要的是天然氣長輸管道在搶維修過程中的管道切割作業更加具有任務的挑戰性。管道天然氣出現泄漏,可使用堵漏、補焊或管道切割換管等方法來進行。因此,根據管道天然氣輸配運行具體情況,對運行中的天然氣管網所潛在的危險因素作出正確的分析判斷,并制定嚴格的管道制度及預防措施,從而使天然氣管道維護和輸配工作更安全、更可靠、更穩定地開展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
1.管道天然氣系統輸配過程中的主要危險
管道供氣、管網輸配經營企業主要的輸氣運行過程是天然氣經供氣方供氣管道進燃氣調壓計量站,經過濾、計量、調壓,再經輸配管網分別送至下游各工商業用戶和居民小區。在管道供氣、管道輸配運行過程中的危險、有害因素主要有以下幾種:
1.1火災爆爆炸危險。
1.1.1泄漏引發火災爆炸
帶壓運行是天然管道進行輸配的主要特點,如果在天然氣輸氣管線的焊口、接口、絲扣、閘口等連接處存在著因為管道設計不合理,材質與制造質量低劣,安裝、檢修、維修不當,操作失誤,外界條件惡劣,化學腐蝕等問題均有可能導致泄漏,管道破裂噴出而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點火源而造成火災和爆炸的可能性。
調壓計量站內調壓、計量裝置:調壓器、過濾器、計量儀器、儀表、安全設施及系統連接的閥門、法蘭等連接點,由于違章作業、操作失誤、維修不當、制造缺陷等引起泄漏,與空氣形成焊炸混合物,遇點火源有造成火災和爆炸的可能性。
1.1.2靜電
天然氣作為靜電非導體,易產生靜電聚積性,靜電的電量雖然不大,但電壓很高,容易產生靜電火花的放電現象,在放電能量大于爆炸混合物燃點能量時,有可能導致火災和爆炸。靜電產生是多方面的,如設備、管路跨接不良,接地不良,穿易產生靜電的服裝,用化纖紗布擦拭設備,在禁火區穿、脫衣帽等。
1.1.3其它點火源
在天氣輸配的禁火區,嚴禁種種點火源的存在,否則,萬一泄漏達到爆炸極限的范圍,遇點火源,即可引發火災和爆炸。點火源主要包括:加熱用火、維修用火、高溫表面、電氣火花及電弧、摩擦與撞擊、化學反應熱等。
1.2電危害
電點火源由于電氣短路,過載,接觸電阻過大,或使用的電器防爆等級不符合規定等原因形成局部過熱、起弧,電火花形成引發燃燒、爆炸的點火源。
1.2.1觸電
當發生接地短路時,在接地故障持續時間內,與它并聯的電器設備和管道外露使得可導電部位對地和裝置外的可導電部分之間存在故障電壓,人體觸及會因電擊造成傷亡。
1.2.2雷電危害
如果建筑物避雷設施設置不當(損壞、失效或保護面積不符合規定等),有可能受到直擊雷、感應雷、球形雷和雷電侵入波的危害,作業人員、建筑物和設備、設施有可能受到雷電的電效應、熱效應、機械效應等形成損傷和破壞。
1.3機械傷害
作業人員在巡查和搶險、搶修作業中,機械設備運行動(靜止)部件、工具等直接與人體接觸引起的夾擊、碰撞、剪切、卷入、絞、割等。
1.4中毒與窒息危害
天然氣因產地的不同,成分也有所差異,其含有的烷烴類物質的毒性較低,主要有毒成為硫化氫,原料天然氣含硫化氫較多,毒性隨硫化氫的濃度增加而增加。高濃度的天然氣被大量吸入人體后,會使人產生不適、嘔吐或昏迷,嚴重時會使空氣中含氧量減少,使人窒息死亡。天然氣中毒、窒息危害多發生在突然大量天然氣泄漏故障和搶修、搶險作業過程中。
2.處理天然氣泄漏的應急處理
在處理天然氣泄漏時,應根據其泄漏和燃燒特點,迅速有效地排除險情,避免發生爆炸燃燒事故。在處理天然氣泄漏排除險情的過程中,必須貫徹“先防爆,后排險”的指導思想,堅持“先控制火源、后控制泄漏”的處理原則,靈活運用,關閉閥門斷氣,堵塞漏點,善后測試的處理措施。
2.1處理天然氣泄漏現場指導
2.1.1天然氣的性質和泄漏規律:擴散的氣體遇到火源即可發生燃燒和爆炸(天然氣的爆炸極限是5%~15%,而城鎮燃氣對于臭劑的規定是無毒燃氣泄漏到空氣中,達到爆炸下限的20%時,應能察覺到臭味。也就是說天然氣濃度至少在達到1%時必須能察覺到臭味),一旦發生爆炸,將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更大的災害。因此,在處理泄漏的過程中,必須堅持防爆重于排險的思想。在泄漏現場由于有人員走動,身上有鐵器的撞擊或由于服裝摩擦產生的靜電放電等因素極易產生火花,勢必造成擴散的天然氣燃燒和爆作。
2.1.2設置警戒區,禁止無關人員或車輛進入,禁止一切火源進入。另外,切斷泄漏點周圍的電源。
2.2天然氣泄漏的處理方法
2.2.1天然氣一旦發生泄漏,排除人員到達現現場后,主要任務是關閉氣源總閥門,切斷氣源,如果閥門損壞,可用麻袋片纏住漏氣處,或用大卡箍堵漏,更換閥門。一邊搶救人員,讓窒息人員立即脫離現場,到新鮮空氣流通的地方休息,出現呼吸困難及停止者應進行人工呼吸,撥打120急救。
2.2.2及時防止燃燒爆炸,迅速排除險情,現場人員應把主要力量放在各種火源的控制方面,為迅速堵漏創造條件,對天然氣已經擴散的地方,電器設施要保持原來的狀態,不要隨意開和關,對接近擴散區的地方,也要切斷電源。
2.2.3用散花水槍對泄漏處進稀釋、降溫。
2.2.4對進入天然氣泄漏區的排險人員,嚴禁穿戴釘鞋和化纖服裝,嚴禁使用金屬工具,以免發生碰撞發生火花引起爆炸。
2.3公眾安全
2.3.1立即將泄漏區周圍至少隔離50米。
2.3.2撤離非指派人員。
2.3.3把受傷人員一定安排至上風口。
3.4不要進入低勢低洼地區。
2.4.現場著火處理方法
2.4.1小火使用干粉滅火器或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
2.4.2大火用噴水或噴水霧。
2.4.3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要把盛有可燃氣體的容器搬運離開火災現場。